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9月3日表示,教育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,深化體教融合,推進學校體育教學改革,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與體育鍛煉協調發展,實現文明其精神 ,野蠻其體魄 。
■ 健全制度體系:加強政策頂層設計,注重政策保障研究
■ 推進教學改革:明確改革理念,保障課時抬高底線 ,優化課程提升質量
■ 完善競賽體系:以校園足球為先導,完善賽事體系,做好相關賽事整合和保障工作
■ 深化評價體系改革:推進中高考體育改革 ,構建立體評價體系
■ 加強條件保障:“配齊”“配強 ”體育教師,改善體育場地設施
在加強條件保障方面:一是“配齊”“配強”體育教師。推動建立聘用優秀退役運動員為體育教師或教練員制度。通過免費師范生、貧困地區定向招生 、特崗教師等渠道,補充體育教師。經過努力 ,“十三五”期間,全國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由50.2萬增加到59.5萬,每年新增體育教師約2萬人 ,年均增速4.3% 。體育教師學歷水平明顯提高,社會地位不斷提高。
二是改善體育場地設施。加大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建設力度,2020年,印發《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器材配備標準》《小足球、小籃球、小排球場地建設與器材配備規范》 。推進學校體育場館和社會公共體育場館雙向開放。截至2020年 ,我國基礎教育階段學校體育運動場(館)面積達標率為92.8%,體育器械配備達標率為96.8%,較“十三五 ”期間大幅度提升。
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表示 ,下一步,教育部將對標各項政策要求,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目標 ,加快轉變學校體育發展方式,保持定力、持續用力 、精準發力,著力解決青少年的體質健康和鍛煉習慣等問題 ,不斷開創學校體育工作新局面,為推動教育強國、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建設作出新貢獻 。(教育部)